五卅运动与五卅路
五卅运动与五卅路

五卅运动与五卅路

1925年5月30日上午,上海工人、学生2000多人,分组在公共租界各马路散发反帝传单,进行演讲,揭露帝国主义枪杀顾正红、抓捕学生的罪行、反对“四提案”。租界当局大肆拘捕爱国主义学生,当天仅南京路的老闸捕房就拘捕了100多人,万民群众就聚集在捕房门口,高呼“上海是中国人的上海!”“打倒帝国国主义!”“收回外国租界”等口号,要求立即释放学生。英国捕头竟调集所有巡捕,公然开枪屠杀手无寸铁的群众,打死十三人,重伤十人,逮捕一百五十余人。其中捕去学生四十余人,射杀学生四名,击杀学生六名,路人受伤者十七名、死了三名。6月1日复枪毙了三人,伤十八人,制造了震惊中外的“五卅惨案”。

  惨案发生后,引起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。这次事件点燃了从6月1日起。上海全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总罢工、总罢课、总罢市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,五卅运动席卷全国,从工人发展到学生、商人、市民、农民等等各个阶层,并从上海发展到全国各地。北京、广州、南京、重庆、天津、青岛、汉口等几十个大中型城市和唐山、焦作、水口山等等重要矿区,都举行了成千上万人的集会、游行示威和罢工、罢课、罢市。

  与上海唇齿相依的苏州人民同样迅速投入这股革命洪流中。在苏州地下党的组织领导下,建立了由工人俱乐部、学生联合会、教育会和商会等团体代表组成的苏州各界联合会,作为统一领导全市运动的公开机构。为了帮助上海工人在罢工期间的生活困难,苏州组织工人开展了募捐献款活动。后来苏州捐款的部分款项被退了回来,苏州为了纪念五卅运动中牺牲的烈士,永远记住帝国主义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,经苏州铁机工人俱乐部讨论决定用退款修筑一条路,原计划是造一条环城马路,称为“五卅纪念路”,后因款项不足,就改载大公园旁(原皇废基),翻修从言桥至十梓的路,命名为“五卅路”。

  抗战胜利后,吴县参议会作出决定,以国民党员元老张仲仁的名字,将“五卅路”改名为“仲仁路”。1953年苏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,根据丝织工人的建议,会议正式决定恢复“五卅路”路名。

注:本文 信息资料来源于网络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