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教师这个职业,从小到大,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话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,这出自李商隐的《无题》,内容如下:
《无题》
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。
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
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。
蓬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。
“春蚕到死丝方尽”该如何理解呢?从字面上,虽然可以理解其中的含义,但作为一个“行走着的老师”怎么可能仅限于文字呢?于是,约了三五好友,一起到蚕桑基地走了一遭。
这就是蚕宝宝,在手心里软软的,很难想象它竟然有那么大的力量。
萌萌的小脸,仿佛在说:再看我,再看我!
两个好朋友一起分享食物
可爱的宝宝们吃了睡,睡了吃,终于要吐丝了,一层一层……
变身之前,房子很重要
看看,宝宝要开始奉献了,这丝的质量如何?用手摸一摸,真的很有韧性哦
剥茧抽丝都可以,直到生命的尽头
你知道吗?下面都是蚕宝宝的贡献哦
这就是蚕的一生,除了你们看到的,其实蚕的全身都是宝,可以入药、可做美食……蚕的生命因为奉献而精彩!
而古诗的含义是表达恋人不能相见的痛苦。“春蚕到死丝方尽”中的“丝”字与“思”谐音,全句是说,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,如同春蚕吐丝,到死方休。现在解释清楚了!
您是不是很心动,想给班级孩子们定制一场与蚕宝宝亲密接触的活动,马上拨打0512-878163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