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荣在第二届大运河之约论坛做研学分享
景荣在第二届大运河之约论坛做研学分享

景荣在第二届大运河之约论坛做研学分享

5月28日,2021国际滨湖度假大会之“湖州·大运河之约”论坛在湖州奥体中心顺利举行,这也是“大运河之约论坛”城市联展第二届。
此次论坛邀请了大运河沿线包括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东、上海和江浙区域内专注于农文旅产业关联的领导、专家、策划、运营机构,共同探讨和交流大运河农文旅融合与高质量发展。

△论坛领导、嘉宾
当天,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(文物局)党委委员、副局长钱红梅,全联旅游业商会自驾旅游与房车露营分会会长、全联旅游业商会大运河文旅产业工作委员会于波,海宁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委员张峻,苏州华夏游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景荣,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、苏州大河之舞文创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杰,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特别贡献奖获得者曲小敏等领导、嘉宾出席了论坛。

景荣:书与远方相约在中国大运河

景荣做专题发言

“大家讲的都是大运河旅游的元素,今天我为大运河带来的是教育的内涵。”苏州华夏游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、“半书房•运河之驿”主要发起人景荣带来了“书和远方相约在中国大运河”的分享。

景荣提到,“书与远方”中的“书”是“半书房”的书。什么是“半书房”?它是在2015年由20多位爱读书的人在温州苍南发起的一个城市公共文化空间,短短几年时间内已经形成了不同的业态。

2016年5月8日,第一次拜访和体验了“半书房”,作为地理老师的景荣就“迷”上了这种文化空间的业态,并将之引入到学校中,构建了“学校的半书房”。

“坐在一间半书房,能够阅读到全世界,博采众长,在这里,一半是书,一半是人,一半是作者,一半是读者……”景荣描述说,半书房不仅在不同城市构建不同城市的文化地标,在学校里面,利用图书馆也打造别样的文化空间。

景荣介绍,“半书房”目前已经组成业态,有“校长阅读会”,把大人文,大教育引进了半书房风格里。还有数化演讲,只要有大咖、大家经过演讲半书房所在地,就会邀请他们来做一次分享。

那么,有了“书”,“远方”是什么?

“远方就是,华夏游学,这是我自己独创的研学,我发出这样的倡议: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游遍华夏内外,学贯古今中西。”景荣说。

作为一名教师,与学生们接触得多,景荣清晰地知道当下的学生缺少的是什么。2016年6月,景荣策划了21天“穿越中国”超级夏令营,正式开始了自己打造中国原创的研学夏令营的脚步。

“我们发现,无论是哪门学科,所学习的点不会超过我们面对的真实世界。我们夏令营从乡村开始,让孩子进入乡村探趣、在城市里读城,再到周边进行游学来达到区域的理解,通过21天的行程,来理解我的国,我的家,最后自信走向世界。”景荣分享说道。

那么,为什么又有了“大运河”?

2016年,景荣遇到一位老师,花了100天用胶片相机从北京拍到杭州,捕捉前年运河沿岸的人们生活。这个老师就邀约景荣能否策划一个大运河的研学线路,用14天时间,带一群孩子走走大运河。到了2019年,景荣又受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校长邀约,为学生设计了一条京杭大运河研学线路,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。

“今年暑假,已经有7个中学预约大运河研学。”景荣说。

有了“半书房”、“大运河研学”,那么如何将之整合起来?

景荣遇到了“运河驿站”的发起人张弘,“当时,张弘发起了大运河非遗研学行动,一群人沿着大运河的线路,从北京通州自驾一路开到宁波。”

拿景荣的话说,认识了张弘,就是“发现了同频共振,互补的一群人”。之后,在苏州半书房,通过与张弘短短一小时的沟通,两人的诸多想法是完全吻合的,一方面可以在运河沿线上打造“半书房”,成为“运河之驿。”另一方面,围绕“大运河”开展研学之旅。

今年5月19日,在上海运河驿站举行了半书房·运河驿站揭牌仪式。“未来3年时间,在整个中国大运河沿线都要落地‘半书房·运河之驿’,将在运河沿线打造流量焦点,每个走运河沿线研学的学生都会在‘半书房·运河之驿’打卡。”景荣说。

那么,如何让“书和远方”相遇在中国大运河之畔?

景荣分享说,第一是“选书”,以中国大运河主题作为经线,以地方文化作为纬线,来“经纬”我们的书房;第二是“选址”,将在中国大运河重要的节点,特别是运河驿站,要优先入驻;第三是“选人”,寻找在大运河研究领域的专家以及大运河沿线的非遗文化传承人。

“我们做‘半书房·运河之驿’并不是为了赚钱,而是真正地想为大运河文化传承做一些有意义的事。”最后,景荣也向大家宣布,“半书房·运河之驿”将永久公益运行。

发表回复